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标准,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律制度,提升中国制造质量,才能压缩外国大牌不公平对待中国消费者的“傲慢空间”
朋友最近很恼火:他用的某国际大牌手机在电量还有60%的情况下就自动关机,需要连接电源才能再次开机。联系售后服务,几番折腾,最终被告知,公司不能给他的手机免费更换电池。而同样问题的手机,在一些国家却都被召回免费更换。“被鄙视”了的朋友不禁纳闷:作为世界上最大市场的消费者,为什么还被洋大牌“店大欺客”?
朋友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并非少数。近年来,国外名牌因质量问题歧视中国消费者的事件屡有发生。事后,一些洋大牌在我国依旧生意兴隆,给人一种中国消费者“人傻、钱多、好欺负”的错觉。
分析类似事件,不难发现,洋大牌傲慢的原因,无外乎以下几条:相关产品我国质检标准偏低、产品召回等法律制度不健全、国内缺少替代产品、“耍大牌”成本不高等。要让我国消费者挺直腰杆,赢得尊重,就要对症下药。
标准先行,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标准,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。此前,某国外大牌抽屉柜在北美造成多起幼童伤亡事件后,决定召回北美地区相关产品,但却以符合中国相关质检标准为由,给消费者发几根钉子让他们回家自行固定了事。现行质量标准偏低成为中国消费者被外国大牌产品“鄙视”的一个重要原因。《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(2016—2020年)》提出,到2020年中国消费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化程度要达到95%。加快落实这个规划,压缩跨国公司在产品召回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的空间,中国消费者才能少吃“哑巴亏”。
尽快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。目前该项制度主要覆盖了汽车、药品、儿童玩具以及食品等几个重要领域,但手机、家电等不少重要商品仍处于“无法可及”的状态。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我国运行多年,日趋成熟,当务之急是要把它扩展到更多商品,使其更好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正当权益。
用集体诉讼和惩罚性赔偿制度更好为消费者“保驾”。缺陷产品损害的是消费者整体利益,根据最新的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消费者保护组织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完善集体诉讼制度,组织集体诉讼,迫使生产商或经销商、进口商主动召回缺陷产品,否则他们就会面临惩罚性赔偿。这个威力,外国品牌再大牌,也要好好掂量掂量。
提升中国制造质量,让更多中国名牌可以更好替代外国大牌。业内人士分析,一些跨国公司之所以敢在中国采用双重质量标准,一方面想降成本,另一方面因为国货不如他的产品质量好,替代性不强。因此,国货当自强,中国名牌能与外国大牌在质量上叫板,国内消费者才能更有底气用脚投票。
最后,笔者想给一些跨国大牌公司几句忠告。如果说,一段时间以来你们的傲慢作风在中国市场占到了“便宜”,那么这种“便宜”也是以损坏品牌形象为代价的。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强化、优质国货陆续崛起、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,可以预见,你们在中国市场的“傲慢时代”将告结束。只有更高质量的产品、更好的服务,才能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。实际上,无论在哪里,敬畏消费者都是最硬的市场法则,挑战这个法则,可能一时能得小利,但早晚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